养八哥什么品种好
个人认为还是黑八好,价低,粘人,易养。可教语,能放飞。不用特别照顾,常年喂小鸡食料就行。黑八哥,是4类八哥中最难看的,但是说话能力是4类八哥当中最强的。
饲养介绍:
1、鸟笼:因八哥体形较大,笼子宜高大一些,一般为园笼:直径为36~38厘米,高,45~48厘米。2、食具:食缸、水缸,因八哥食量大,食缸要大点。
3、饲养:进入幼鸟及成鸟可以喂饲料(小鸡饲料或成品鸟粮)为主,辅以熟鸡蛋黄(一般成品鸟粮都已加入)、瘦肉、昆虫、水果等。
4、注意常清理卫生,更换饮水,给鸟洗澡,晒晒太阳。“人勤鸟好”。能飞能跑还能跳
八哥的种类?
八哥又名鸲鹆,属雀形目椋鸟科鸟类,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。八哥易于饲养,又善于模仿人语或其它声音,深为人们喜爱。
1外貌特征
八哥身长25cm左右,全身羽毛黑色并具有光泽,额前有一撮耸立、形如冠状的羽毛,两翅有白色羽斑,飞翔时更明显,从下面看上去呈八字形,故名八哥。尾羽具有白色羽端,喙与脚黄色。八哥雌、雄同色,主要是通过听其鸣叫分辨雌、雄,鸣叫声优美、激昂者为雄鸟,鸣声低沉而不悦耳者为雌鸟。
2生活习性
野生八哥生活于山林、平原、村庄,繁殖季节成对生活,非繁殖期成小群活动,清晨聚集于高坡,喧嚣一番后便分散活动;第2天又先聚集、后分散,天天如此。八哥属杂食性鸟类,大部分时间吃昆虫,也爱吃瓜果、蔬菜和植物种子。每年4~7月营巢繁殖,巢设在树洞、房隙、废烟囱等处,每年产蛋2~3窝,每窝产蛋5~6枚,蛋壳玉蓝色。
3饲养管理
家养八哥采用高大的八哥笼,多养雄鸟,从幼鸟开始饲养效果最佳。八哥的饲料以鸡蛋大米为宜。鸡蛋大米的调制方法是:将大米放入锅内,用文火炒至黄而不焦,倒入盆中,趁热把搅匀的生鸡蛋液拌入米中,搅匀,冷却后掰开、搓散即可。一般每公斤米加4~6枚鸡蛋,并适量添加蚂蚁、皮虫、瘦肉丝、嫩青菜、香蕉等。八哥消化力强,食量较大。
八哥喜水浴,常能在水浴时鸣唱,夏季每日或隔日1次,春季和秋季适当减少次数,冬季很少水浴。水浴时常将笼子放入盆中,盆内加清水,水深约至八哥跖骨上关节处,水温不能太低。
八哥产于南方,生性怕冷,故鸟笼要有笼衣,夜间要挂在室内,不能挂在有冷风的过道口,冬天要时刻注意保暖,晴天多让八哥晒太阳。
一般从幼鸟开始调教,以刚换第1次羽后为佳。
3.1捻舌:八哥调教前必须进行“捻舌”,“捻舌”的方法是:两人操作,1人保定鸟体,另1人一手握住鸟头并撑开鸟嘴,另一手食指和拇指沾些香灰,捏住鸟的舌尖来回捻动,直至舌端的硬壳脱落为止。“捻舌”动作要轻缓。“捻舌”后放回原笼,喂给软的蒸鸡蛋米(加工方法:将米淘洗、沥干后,每公斤加4~8枚鸡蛋搅匀,旺火蒸熟,趁热搓散、凉透即可。蒸鸡蛋米易变质,每次只能少量加工),隔2周后再用上述方法“捻舌”1次,捻下极薄而不完整的膜,再养2~3周即可教学话。
3.2学人语:捻舌后教八哥学人语。训练八哥学人语时,要选择僻静之处,早、晚空腹时进行。训练时首先必须培养鸟与人的感情,多与鸟相处,训练内容要从简到繁,先教“你好”、“再见”等简单词语,以后再教长一点的句子。训练时必须以食物为诱饵;训练人员口齿要清楚,吐字要准确、连贯。八哥学人语,吐字发音不可能象人一样清楚,故训练时,对其吐字要求不能苛刻,一旦学会第1句,以后便容易了。若采用已会说人语的八哥带教,效果更好。八哥学会人语后,人要经常逗其学说,巩固成绩。八哥毕竟是动物,学人语速度较慢,训练人员要细致、耐心,切忌粗暴,否则会前功尽弃。
3.3放飞:八哥经过放飞训练后,能听从主人的口令或手势,主人走到哪里,它就会随着飞到哪里。放飞训练第1步是训练八哥进笼、上笼(架养时上架、下架),方法是先在笼内不放饲料,让其饥饿,然后将饲料放在竹片上伸入笼内喂食,鸟习惯这种喂食方法后,慢慢移向笼门处喂食,让鸟站在笼门处,喂食竹片从笼背后伸入,使鸟头向笼内、尾朝笼外吃食,并将上述动作巩固几天。第2步是在关闭的房内放飞,放飞一段时间后将笼子移近鸟,再将竹片从背后伸入笼内诱食,使之跳回笼内。1~2天后就不必将笼移近鸟,以后便可飞高飞远了。八哥放飞时间不宜太长,一般12~15分钟,放飞时不能喂得太饱。1家八哥
体态洋洋自得(24厘米)的偏褐色八哥。头深色。与其他八哥的区别在于无冠羽,眼周裸露皮肤黄色。飞行时白色的翼闪明显。亚成鸟色暗。 虹膜-略红;嘴-黄色;脚-黄色。叫声:汩汩的似流水声,刺耳尖声及悦耳哨音,包括模仿其他鸟的叫声。分布范围:阿富汗至中国西南、东南亚及马来半岛。分布状况:指名亚种为留鸟,见于四川西南部、云南西部及南部、西藏东南部、海南岛。常见于农耕区及村庄。习性:通常结群在地面取食。喜城镇、田野及花园。
2灰背岸八哥
拉丁文学名:acridotheres ginginianus英文名称:bank myna雀形目 > 椋鸟科 > 八哥属描述:中等体型(25厘米)的八哥。眼周裸露皮肤红色,头黑,嘴黄色。比家八哥灰色重。虹膜-黄色;嘴-黄色;脚-黄色。叫声:不成调的鸣声,有咕咕声及哨音。声不如家八哥沙哑。 分布范围:印度。 分布状况:仅有出逃鸟记录,尤其是在香港、广东。可能见于西藏东南部。 习性:栖于城镇
3林八哥 j5m+fwzq
描述:中等体型(26厘米)的黑色八哥。体羽深灰而近黑,仅初级飞羽具明显的白色斑块,飞行时尤显,臀及尾端白色;略具冠羽。与八哥的区别在尾端白色较宽,嘴全黄色而臀白。亚成鸟褐色较重。 虹膜-橘黄;嘴-橘黄;脚-黄色。叫声:吱吱的沙哑叫声;哨音及卷舌音。有时模仿其他鸟的叫声。分布范围:印度阿萨姆、东亚、东南亚、苏拉威西岛、苏门答腊(经引种)、爪哇及巴厘岛。分布状况:亚种grandis为罕见留鸟,见于云南西部及南部和广西西南部。习性:结成小至大群生活,取食多在地面,于开阔的多草地及稻田。常停栖于家养动物身上或周围,捕食被惊起的昆虫。注:有时被作为林八哥(jungle myna)a.fuscans的一亚种,但更像是javanicus及grandis的同种-- king et al.(1975)认为是独立的种但inskippet al.(1996)将它们视为同种。
4白领八哥
描述:中等体型(26厘米)的黑色八哥。略具羽冠,特征为具白色的宽颈圈。颈圈冬季皮黄,尾下覆羽具宽的白边。幼鸟色较浅且多褐色。 虹膜-偏蓝色或黄色;嘴-黄色;脚-艳黄。叫声:尚无记录。分布范围:印度阿萨姆、中国西南、缅甸。分布状况:地区性候鸟,见于云南西北部的湿润开阔地,高可至海拔1200米。习性:喜沼泽地带及牧场。
5斑翅八哥 yw3ojf&
中文名:斑翅八哥 =+5,b~q@c
拉丁名:saroglossa spiloptera 4:3rc7_ 1
英文名:spot-winged starling w"m+~).u
物种分类: 脊索动物门->脊椎动物亚门->->鸟纲->今鸟亚纲->->今颚总目->雀形目->->->椋鸟科->->-> =*bib5
分布范围: 分布于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(包括印度、孟加拉、不丹、锡金、尼泊尔、巴基斯担、斯里兰卡、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。),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(包括缅甸、越南、老挝、柬埔寨、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、香港、海南岛。)
转载文章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西安宠物网,仅在为您分享好文章,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xayingsheng.cn/pets/17922.html
标签:喂食